按照《蒙特利尔议定书》履约规定,全球含氟制冷剂产能将逐步被淘汰,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在2010年已基本关停,我国从2013年开始也" />
593)this.width=593" src="/uploads/allimg/160109/1H5253205-0.gif" />
按照《蒙特利尔议定书》履约规定,全球含氟制冷剂产能将逐步被淘汰,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在2010年已基本关停,我国从2013年开始也将陆续关停。不过就在眼下,国内含氟制冷剂市场却不断升温,不少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一路走高。一种行将淘汰的产品,为什么会突然火起来?
有氟产品市场火爆
CCIN记者注意到,去年以来,国内各含氟制冷剂产品的价格开始一路上涨。目前二氟一氯甲烷(R22)的价格为26000元/吨,四氟乙烷(R134a)的价格为74000元~75000元/吨。而今年初二氟一氯甲烷的价格只有22000元/吨,四氟乙烷价格为60000元/吨。另一种在国内热销的含氟混合制冷剂(R410A),目前的价格更是比去年同期涨了约两倍。在不少制冷剂生产厂门口,来购买产品的人必须先打预付款并排队等候。
“从2010年3月开始,中国市场对含氟制冷剂的需求量猛增,让制冷剂生产企业措手不及。”某企业的制冷剂产品负责人告诉CCIN记者,“虽然我们前期已经预测到中国市场对含氟制冷剂的需求会有一定增长,也做了一些准备,但是没有想到增长幅度会这么大。用于生产混合制冷剂的原料一下就紧张起来,我们只能迅速组织原材料采购,并从海外进口原料。即使到了本应是制冷剂采购淡季,但市场需求仍然没有减少的迹象,其供应从2010年至今一直都处于紧张状态。”
国内含氟制冷剂市场为何变得供不应求?中化集团太仓公司市场部分析师龚文俊等业内人士认为,国内制冷剂价格一路走高,主要原因是市场供不应求造成的。“从全球看,2011年二氟一氯甲烷存在4万吨的供应缺口,四氟乙烷也存在1.3万吨的供应缺口。”
龚文俊表示,这种供求关系的出现是由于《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实施,海外产能下降导致的。由于二氟一氯甲烷破坏臭氧层,其产能将逐步被淘汰,美国继欧盟和日本之后,去年也全面淘汰,致使发达国家的约30万吨产能开始快速关停。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则是从2013年才开始陆续关停相关生产装置。就这样一个时间差,为中国的含氟制冷剂腾出了一个火的空间。
上海三爱富公司在现有氟制冷剂产品旺销的同时,也在积极研发更加环保的制冷剂。图为该公司研发人员在进行各种试验。(特约记者汪雍诚摄)
面临淘汰发挥余热
CCIN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环保部外经办三处处长杨礼荣。他表示,发达国家不仅已基本淘汰二氟一氯甲烷,近年来已经开始淘汰四氟乙烷,中国也正在讨论含氟制冷剂的淘汰计划,预计其在国内的允许使用年限最多只有10年。而对一个产品来说,10年时间仍是理想的投资回报期。现阶段应用于空调的无氟制冷剂还未大规模成熟应用前,企业应抓住这一发展的黄金时期,扩大生产能力,提高产量。一方面可以缓解国内市场供不应求的矛盾,另一方面企业可在市场黄金期积累资金,加大研发投入,为发展下一代环保产品做准备。